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传记影片《柳青》观后感

来源:人气:209更新:2021-10-15 12:46:13


1905电影网讯 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创作出如此感人的电影团队进行学习交流。我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心头萦绕着非常复杂的感受,遗憾于柳青一生的坎坷,感佩于他和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了实现这种向往不变的坚持。我始终认为,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必须是立体的,丰富的,给人以复杂的感受。


我表述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总体评价:这部电影是以传记影片的形式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大使命。在我看来,传记电影类似于我们学术研究中对某个历史人物的研究,既要在客观上保持相对距离与中立,体现记录与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同时又要深入到研究对象之中,与他产生情感和共鸣,才能让写出或创作出有温度、有人情味,让老百姓既喜闻乐见又引发深思的优秀作品。《柳青》这部电影和它的研究对象柳青老师给我的感受基本一致。在其中,我看到柳青对人民的爱,对人民文艺的爱,也看到了电影对柳青的爱,对观众的真诚与爱,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传记电影。


我下面再谈谈我的观后感,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感性认识是我在观影之后立刻产生的,而理性认识是我在回味电影时试图在经典理论中寻找依据时产生的。



首先,我说一下我的感性认识。我用三组词来对应审美上的三个层次。


第一组词是欣赏与感动,对应审美第一层次,即欣赏来自于对象物体美,此时观看者和对象之间有着一定距离。这部电影无论是画面、色调、转场、配乐、台词以及演员的表演都相当到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感动。尤其是画面色调,一改以往黄土地给人荒凉贫瘠的沧桑,而是用油画的色调将观众带回那个激情澎湃,百废待兴,充满希望的时代。我好几次在电影的画面中捕捉到了荷兰画家维米尔的影子。我特别喜欢电影的一幅海报,黄色的背景下,一颗遒劲倔强的大树在风沙中矗立,作家柳青拄着拐杖,挺着他那已不再年轻伟岸的身躯,向远方眺望。我们可以将黄色看作是黄土地的基调,代表着滋养着作家文学根脉的中华文化和革命精神,大树则是在这块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陕西文学,柳青既是代表人物,亦是守望者与传承者。所幸,柳青后继有人,在路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陕西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希望与力量。



第二组词是震撼与反思,对应审美的第二层次,即对观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触动。这一层次更加深入,从表面上的感官刺激进入到了心灵触动与反思,使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当我看到柳青毅然决然放弃城市优越生活待遇,扎根乡村时,我十分震撼。即使在那个时代,能做出这样决定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令人敬佩。他的文学使命促使他必然做出这个选择。“要想写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这句话是柳青老师的剖白,也是电影的主题。我在观影的时候,非常自然地将自己代入到作家当时面临的情境之中,试着去理解他,然后再反思自己,是否具备同样的勇气。当我看到柳青的妻子为了爱情与他一同奔赴乡村时,脸上洋溢的喜悦时,这种反思更加强烈。昨天是“520”,可是现代社会下,我们的爱情仿佛失去了那么一丝纯粹。网上流传一篇文章叫《高学历过滤不出真感情》,聚焦的是当今婚介市场上的学历鄙视链。根源在于高学历往往意味着你有一份相对牢靠的前程。婚姻与爱情不是不需要面包,但是完全物化成面包,就凸显不出爱情与婚姻的独特性。我们回望柳青与马葳的婚姻生活,他们相濡以沫,他们心手相连,他们共同前进,在他们的婚姻有普通人的争吵与埋怨,但绝没有经济利益这样功利的东西存在。为什么过去很质朴平凡的情感婚姻观在今天显得那么稀缺,那么珍贵,也是我们在震撼感动之余应深刻反思的。一部好的电影必须要引人深思。我觉得《柳青》这部电影做到了。



第三组词是升华与塑造。对应审美的第三层次,即个人与时代,个人与整个宇宙的关系。和宇宙和历史长河相比,人是渺小的,是一粒微尘,但是这粒微尘之所以和其他的微尘不同,因为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能做出有意识的选择。人类知进退,有节制,有所为,有所不为。作家柳青能够在时代的变革与冲击中,不向强势妥协,从不背叛自己的良心,即使身处磨难也从不动摇。在今天电影圈资本当道,流量为王的商业氛围中,田波导演亦能像柳青那样,坚持原则,不为名利所惑,不向资本妥协,令人敬佩。同时,人类这粒微尘勇承担,担大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作家柳青要写出农民自己真实的生活与创造,要将人民的创造力以文学的形式永远铭刻在历史中,为农民这个中国最庞大,同时又是最沉默的群体发声立传。电影《柳青》也是同样写出历史上应该被铭记,却因为各种原因被掩盖的作家柳青发声立传。柳青与《柳青》电影,在承担这样艰巨的任务时,就已经进入到一个极其崇高的领域,他们对人生的悲悯,对渺小的抗争,在时代中的奋斗,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的品质与自强不息的意志。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就因为这样,“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在历史的洪流中,柳青无疑是弱小的,但是他对农民群体深沉的爱与奉献是他思考的尊严。在资本的洪流中,电影《柳青》力量也不强大,但是电影团队对社会价值观与走向的思考,同样体现了高贵的尊严。



第二我想谈谈这部电影创作的理论意义。我们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赞扬过柳青精神。尤其是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艺术离不开人民时,引用柳青的例子。他说:“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对此,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促使作家柳青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是什么促成他思想的转变。这里有时代的召唤,有现实的需求,有他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应该也有重大理论与事件的影响。我从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找到了理论依据。作为那个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柳青深入学习了这篇讲话,并率先深入群众,决心写出群众自己的故事与文学。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核心思想在精髓上是相通的:


第一是立场问题,我们的文艺创作是站在无产阶级与人民这一边的,无论是在当年的延安,还是在柳青写作《创业史》的年代,还是今天的新时代,都同样适用。在电影《柳青》和柳青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坚定的政治立场。


第二是态度问题。究竟是赞颂还是批判,无论是毛主席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都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该赞颂就赞颂,该批判就批判,根本目的是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凝聚人心,使中华儿女们奋发向上,携手向前。在这样的要求下,文艺要生动,不要样板。电影《柳青》和柳青老师创作的《创业史》里面呈现出来的人物,如真实存在的王家斌,小说中的梁生宝,以及和他有矛盾冲突的“能人”郭振山,都是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优点有缺点,活生生的人物。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在塑造人物上做到了实事求是,并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第三是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既然选择了人民立场,那么我们的文艺就是为人民而创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要从人民中发掘文艺素材与灵感,又要使文艺让老百姓看得懂,才能使文艺入脑入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在这种互动的辩证关系中,文艺要做到爱人民。只有对你的受众有爱,你的立场才可能坚定,你的态度才可能真诚。我在电影中看到了这样的坚定与真诚,以及对人民文艺的热爱。


第四点是学习,毛主席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向社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强调在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创作无论形式如何五花八门,艺术手法运用上如何高超,最终落脚点是对人民灵魂的塑造,对民族价值观的巩固,是铸魂育人的重大工程。



对照这四点,我认为作家柳青和电影《柳青》都很好地践行了这四个原则。


在我看来,无论是感情上,还是理论上,电影《柳青》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很好地利用了红色资源,传承了红色基因的好电影。在商业性如此浓厚的今天,几位老师和主创团队能够静下心来,用六年的时间,在艰苦的环境下,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诱惑,创造出如此感动人启发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作品,非常难得,我很敬佩,要向你们学习。(作者:夏一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